权威媒体 西安门户
城事暖光丨西安网评:大唐不夜城雨中表演是西安好客的生动注脚
来源:西安网 时间:2025/10/16 14:27 阅读量:

  10月14日,当纷飞的秋雨突袭西安大雁塔下的大唐不夜城,8位身着舞衣的女演员没有因骤增的雨势中断《十部伎·敦煌绮梦》的表演,淋湿的衣袂与坚定的微笑在雨幕中交织成动人图景。这场即兴的雨中演出,不仅让现场观众收获了意外的感动,更以文化温度为西安文旅写下了生动注脚,成为城市形象最鲜活的加分项。

  雨中演出的价值,首先在于用敬业精神诠释了文化传承的本真。按照景区规定,大雨天气本可取消露天演出,况且这场表演全程免费,演员们并无坚持的硬性约束。但从毛毛细雨到滂沱大雨,从妆容被冲花到舞衣浸透,她们始终保持着标准的舞姿与从容的微笑,用五分钟的完整表演回应着观众的期待。这种坚守不是刻意为之的表演,而是对艺术的敬畏——敦煌壁画中的舞姿经由她们的身体传承,即便面临突发天气,这份文化表达的庄重感未曾打折。正如本地市民莫先生所言,演员本可顺势取消演出,但其选择彰显的敬业品格,让传统文化有了可感的温度。

  更动人的是,演出中涌动的双向奔赴,为文旅体验注入了情感内核。演出开始后雨势骤增,现场观众没有四散离去,而是纷纷撑起雨伞,用持续的鼓掌与喝彩构筑起温暖的观演氛围。“演员没退,游客也没退”的默契,打破了传统观演的单向输出模式,让文化传播成为情感共鸣的过程。来自杭州的游客曾在长安十二时辰街区感慨“被氛围感染”,而这场雨中演出更将这种氛围推向极致,游客为敬业鼓掌,演员为热情坚守,雨水成为连接文化传播者与接收者的纽带。这种情感互动远比完美的演出更难忘,正如网民所说,这段特殊经历让许多外地游客“因为一段经历,爱上一座城”。

  这场演出的加分效应,更源于其背后西安文旅的成熟逻辑。近年来,西安以“文旅+IP”模式打造了诸多消费新场景,大唐不夜城通过“不倒翁”“盛唐密盒”等IP持续吸引客流,形成了昼夜皆精彩的盛唐体验场。但真正让西安脱颖而出的,是这些IP背后的人文关怀。景区工作人员表示,“演员坚持演出是为保障游客的观演体验,避免白跑一趟,而且演出后有专人照料演员健康”,这种兼顾游客体验与从业者权益的考量,正是西安文旅温度的体现。从长安十二时辰的沉浸式场景到大唐不夜城的细节关怀,西安早已超越了古迹展示的传统模式,转向情感体验的深度运营。

  在文旅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城市魅力往往藏在意外时刻的应对之中。这场雨中演出之所以刷屏网络,不仅因为画面震撼,更因为它印证了西安文旅的成功密码:以文化为魂,让千年唐风通过鲜活演艺可感可触;以服务为基,用细致考量连接游客情感;以真诚为桥,让从业者与游客形成情感共鸣。当“西安文旅的温度”成为网友热议的关键词,这场秋雨里的演出已然超越了表演本身,成为西安文化软实力的生动注脚。

  雨过天晴,《十部伎·敦煌绮梦》仍在大唐不夜城上演,但那场雨中的表演已沉淀为特殊的城市记忆。它足以证明,真正的文旅魅力,既需要宏大的场景营造,更需要微观的情感传递。而这份藏在雨幕中的坚守与默契,正是西安最动人的加分项,让这座古城在文旅融合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西安网特约评论员李慧)

编辑:钱江

4001000000000000

分享

网络台APP下载

西安网APP下载

   电脑版 陕ICP备09025004号
      @2000-2025西安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