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来源:西安广播电视台
西安网讯 在临潼区博物馆里,有一件极具历史与文化价值的文物——人面鱼纹葫芦瓶。这件文物不仅承载了千年的历史,更是古人智慧与信仰的象征。今天我们将通过这件文物,一起去探寻临潼这片古老土地上的悠久历史与璀璨文明。
临潼是古都西安的东大门,它不仅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闻名,更因其丰富的文化宝藏而熠熠生辉。在临潼区博物馆里,每一件文物都仿佛在静静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大家现在看到的是一件国家一级文物——人面鱼纹葫芦瓶。
临潼区博物馆副馆长 王芳萍:我们临潼它地处于陕西关中平原的东部,在辖区内,它东边有一条临河,西边有一条潼河。临河它流出的水是冷水,潼河它流出的是温泉。在《临潼县志》中记载,祥符改名 以临 潼二水环县左右,故名临潼。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件人面鱼纹葫芦瓶,它是1982年出土于我们当地的马陵遗址。我们可以看到它瓶口以上是黑色的,下面您可以看到它描绘的是人面和这个鱼纹。那么人面和鱼纹我们可以看到它交相辉映,人面它呈现出的是双眼圆睁,张口露齿鱼形双耳鱼尾型的头发高高的竖起。
这件人面鱼尾葫芦瓶,其独特的鱼形双耳与高竖的鱼尾设计,无不彰显着古人的匠心独运。这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古人对美好生活的深情寄托。
临潼区博物馆副馆长 王芳萍:这种纹饰它所蕴藏的含义,目前我们不能给出一个标准的答案。但是至少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图中有意意必吉祥。它寄托的是先民们对美好生活的一个向往,它的所蕴含的含义,在学术界其实它有多种说法。其中有几种说法较为普遍,首先我们认为它是部落的图腾崇拜。第二是巫师在做法时的一种面具。那么绘制在陶器上的这种面具呢,则是用它来代替巫师在做法时的一种专用面具。第三就是关于它的这种造型。葫芦在我们国家它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不仅可以食用充饥,而且它可以用来盛水盛放食物。成熟以后的葫芦,它的内部它有非常多的种子,寓意着多子多福。
葫芦这一华夏民族美好寓意的象征,早在《诗经》中便已留下痕迹。“绵绵瓜瓞,民之出生。”这句诗不仅是对葫芦崇拜的见证,更是对生育繁衍重要性的深刻表达。
临潼区博物馆副馆长 王芳萍:那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件人面鱼纹葫芦瓶,它采用的是泥质,红陶烧制而成的。那其实发现这件器物的时候呢,是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当时有一位在北田工作的街办的工作人员,在马陵遗址附近散步的时候,他偶然间发现了这件器物。当时他发现这件器物非常的有特色,上面的人面鱼纹,而且他对这些文物呢也比较感兴趣,发现它具有仰韶时期的特点,当时他就主动的联系了我们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然后就上缴到我们博物馆。
这件文物的出土,不仅为临潼区博物馆填补了博物馆关于仰韶时期文物的空白,更为我们了解这一时期的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临潼区博物馆副馆长 王芳萍:这件器物在出土之后,大家可以看到它上面是有破损的。但是它上面雕刻这种图案,是具有仰韶时期的一个显著的风格。那么经过专家鉴定之后,它距今已经有六到七千年的历史,属于咱们国家一级文物。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