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来源:西安广播电视台
西安网讯 10月14日,全球首创的“交联聚异丁烯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在西安高新区发布。这款由我市企业自主研发的高端眼科植入器械,成功打破了国外在该领域长达三十多年的技术垄断,标志着我国在高端人工晶状体领域实现了从“跟随”到“引领”的历史性跨越,将为全球白内障患者带来更优的治疗方案。
人工晶状体是治疗白内障、让患者重见光明的核心医疗器械,其材料性能直接决定术后视觉质量和长期安全。长期以来,全球市场主要依赖硅橡胶、丙烯酸酯等传统材料,这些材料在临床应用中仍难以完全避免闪辉、钙化、后发障等风险。此次获批的“交联聚异丁烯非球面人工晶状体”,采用了革命性的新型生物材料——交联聚异丁烯。它不仅在光学性能、生物相容性和机械强度上实现了系统性突破,更从根源上解决了传统材料的固有弊端。
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院长 石胜彬:这款高分子材料是一个划时代的产品。它的生物稳定性、透光性,在全球范围内的晶体市场里,可以说是最稳定、也是最(生物)友好的一种。所以对于先天性的白内障,青少年白内障患者,这也是一个最佳的产品选择。
除了“零闪辉”、不降解、不脆化的极高稳定性,该材料还拥有卓越的机械性能,其超强的拉伸性使得医生能通过仅2毫米的微创切口,植入拥有6.5毫米大光学面的晶状体,这极大地推动了白内障手术向更微创、更精准的方向发展。这款重磅产品的背后,是我国科研团队长达十余年的坚守与创新。从引进专利到实现医用级合成的技术攻坚,走出了一条艰难的产业化之路。
西安眼得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总经理 郭光旭:我们这款材料的上市,能够极大地帮助到我们这个行业原材料卡脖子事情,我们很幸运地引入了(美国)院士的这个专利,并且我们的团队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把它实现了医用工业级的合成。现在我们的技术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完全可以进行医用的工业应用。所以我们下一步就希望开展多方位的合作,发挥它更多的潜力。
美国工程院院士 Leonard ·Pinchuk:在临床实践中,我们惊喜地发现,这种晶体度数测算更为精准,能够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实现个性化定制,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成果,我已经告诉了我们整个团队,等我需要做白内障手术的时候,我会到西安来,请这的医生给我做。我会尽我的所能,让这个晶体在世界范围内获得批准。
一项颠覆性技术的诞生,离不开肥沃的创新土壤。在产品的研发过程中,我市也为企业提供了优质的服务及保障,下一步,高新区还将进一步整合政策、资本与平台资源,构建更富活力的产业生态。
西安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 管委会主任 陈辉:我们将通过实施更加灵活开放的人才引进政策,完善多元化的科技金融支撑体系,搭建高能级的产业协同平台,全力打造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发展生态,助力更多像眼得乐这样的创新企业,实现从种子到参天大树的跨越式成长。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