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来源:西安广播电视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西安牢记嘱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的满意度为关注点,以创新的思路、务实的举措不断提升为民服务效能,逐步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一大早,在新城区胡家庙街道长缨东路社区,80岁的赖吾莲老人来到社区养老服务站,咨询最近经常出现的头晕、腿脚发麻症状,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老人体验了全新的智慧健康驿站体检,还与西安电力中心医院的医生进行了远程视频连线问诊。她告诉记者,自从家门口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提供助医服务后,一些小问题家门口就能解决,这让她觉得十分方便。
长缨东路社区全新打造的养老服务站,在助医方面不仅引进了超短波、磁疗治疗仪等一体化检测设备,还开设推拿按摩、艾灸拔罐等特色项目,配备专业化医师团队,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社区、服务到家。同时这里还提供助餐、助洁、助急、助浴等助老服务,并开展健康讲座、日间照料、康复辅具租赁等延伸事项,这些嵌入式服务进一步满足了群众的养老需求。
在推进养老设施建设的同时,我市全力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在高新区枫林绿洲社区,不久前运行的智慧平台为社区居民随时随地提供搜索服务,大家还能第一时间了解社区的文艺、志愿活动,当遇到需要解决的问题,居民也能跟社区取得联系。随手拍、急难愁盼问题记录、书记信箱这些反馈渠道让大家更有参与感。枫林绿洲社区通过“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建设,如今周边配套齐全、商业设施完善,群众出门只需步行几分钟就能享受到快捷便利的全品类生活服务。目前,我市在打造高品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工作中,形成了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创机制,到今年年底,全市将完成不少于150个便民生活圈的创建,全面提升居民生活的舒适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西安始终聚焦民生关切,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坚持把群众的“表情包”当成工作的“风向标”,在发展中稳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历年来,我市民生项目实施挂图作战,均圆满完成各年度任务,民生领域争创全国试点、获得国家级荣誉及典型案例推广75项,获得省级荣誉63项。今年,西安全力推进2025年度30项民生实事,涵盖交通、教育、社区服务、供水改造、住房保障等内容,并明确了各项实事的总体目标、具体项目、落实措施、资金来源和进度计划,一系列清晰标注的民生预期目标背后,蕴藏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饱含着让老百姓过上更好日子的坚定信心。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西安将用一件件民生实事托举百姓“稳稳的幸福”,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担当,确保“菜篮子”“米袋子”稳产稳价,推进各类民生项目进展,将一桩桩民生实事办好、办细、办扎实,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让市民群众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