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是猕猴桃丰收的季节,秦岭山下的“中国猕猴桃之乡”周至县硕果累累,这个全国最大规模猕猴桃产地直采正式开启,西安人的朋友圈里飘散着奇异果的香气,招待客人的茶几上也少不了“毛桃”的身影,全国的行业专家、客商接踵而至,一批批订单正飞往天南海北。
在连续三天的中国·西安(周至)第十五届猕猴桃产销推介会上,周至县10家本地企业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达成了10项关键合作协议,覆盖产销合作、技术研发与品牌共建等多个领域,签约鲜果订单3.6万吨,总金额达4.78亿元,今年集中亮相的“翠香”“瑞玉”等自主品种、即食技术、全程溯源系统等创新成果格外引人瞩目。
被誉为‘VC之王’的猕猴桃口感好、营养丰富,深受人们青睐。但是多年来,一个销售屏障却阻隔了果树和餐桌。想吃的时候特别硬,吃不成;好不容易放软了又容易坏,来不及吃,这个问题困扰了果农很多年。当地政府和企业联手高校专家钻研推出了“即食”猕猴桃,猕猴桃有了新吃法,削了皮就能吃,不仅解决了猕猴桃的销售难题,还能比普通桃子一斤多卖3元钱。
业内人士介绍,今年陕西产区猕猴桃受气候因素影响,整体产量预计下降40%,市场价格整体上涨。对此,陕西当地头部企业与京东物流合作,精选具有当地地理标识与绿色食品认证的优质果品,通过产地直采模式,疏通产地对接、选品、运营、广告投放、物流等全链条。
地处秦岭北麓的周至县,不仅拥有全球最为丰富的野生猕猴桃种质资源,是猕猴桃良种的天然基因库,还因为独特的自然禀赋,是世界公认的猕猴桃最佳优生区。作为当地的“一号工程”,历经40余年发展,全县猕猴桃种植面积达43.2万亩,年产鲜果超60万吨,千吨冷库40多座,全县冷库总数已达2680座,中国60%猕猴桃鲜果产自周至,80%的猕猴桃果干产自周至,销售网络遍布国内外大中城市,远销美国、俄罗斯、加拿大等26个国家和地区,综合产值突破100亿元,全县32万群众嵌入猕猴桃产业链条,周至全县有69.9万人,从事猕猴桃产业的就有30多万人。全国每10个卖猕猴桃的就有6.5个是周至人。周至猕猴桃以75.31亿元的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连续十一年稳居猕猴桃类区域品牌价值榜首,是全国发展最早、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品质最优、品种最全、技术最佳、销售最广、加工最强、贮存最优、产业链最完备的猕猴桃大县之一,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猕猴桃之乡”。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