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媒体 西安门户
非遗缠花:一丝一缕绕出“中式浪漫”
来源:西安网 时间:2025/10/13 10:54 阅读量:

  视频来源:西安广播电视台

  西安网讯 缠花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被广泛应用于“婚、生、嫁、娶”中,它有着绘画的细腻、景泰蓝的精巧等特点。非遗传承人孙莹以授课传艺、创新创作的方式,让这门指尖技艺又绽放出“中式浪漫”的新时代光彩。

  走进孙莹的缠花工作室,她认真地给学生们讲解着缠花的制作技巧,一张张纸片搭建出骨架,用彩色的蚕丝线加着铜丝一圈一圈地缠绕上去,做出一片片有光泽的羽毛,最后再组装,整个过程都需要细致耐心。

  传统缠花第四代传承人 孙莹:今天我们在做一个关于仙鹤的主题作品,鹤在中国自古以来都是吉祥 长寿的象征,很多文人墨客也以鹤为元素进行创作,所以我们也借助鹤为主题进行缠花的制作。

  缠花传承人孙莹也为国庆创作了一套精致的婚嫁缠花系列作品,包含凤冠、耳饰与胸针,将非遗韵味与婚嫁喜庆完美融合。

  传统缠花第四代传承人 孙莹:这些是我为国庆准备的婚嫁系列(作品),这个上面有牡丹花 蝴蝶,象征着富贵吉祥 蝴蝶也象征着爱情,这套作品花瓣主要是以五瓣为主,是一个五福临门的象征。

  缠花源于明,盛于清,它融合了绘画、剪纸、景泰蓝、刺绣等特点,既具有工笔画的精细逼真,还用到与景泰蓝工艺相似的铜丝勾绘形态,应用刺绣的用线技巧,使得每件作品都具备雕塑的立体生动感。

  传统缠花第四代传承人 孙莹:缠花的难点主要在于前期的设计,这是一个很关键的步骤,后期所有的呈现,包括我们使用什么技法,需要在前期设计的时候考虑进去,缠花的特点四个字可以概括,小 巧 精 活,这四个字即使特点也是难点。

  孙莹接触缠花是因为家族传承,8岁就跟着奶奶学着做缠花,耳濡目染之下,缠花成了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早期的做着玩,到2022年正式成为一名非遗传承人,希望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上这指尖上绽放的“花朵”。记者刘丽菲报道。

  传统缠花第四代传承人 孙莹:缠花的魅力在于,初期看到的时候,它是一些零零碎碎,不知道是什么形状的一些小纸片,但是最终经过缠绕 组合,它会给你呈现一个特别惊艳的效果,所以这也是我能够一直坚持做缠花,一直为它去付出,为它去感动,为它去奉献的主要原因。

编辑:高蒙

4003000000000000

分享

网络台APP下载

西安网APP下载

   电脑版 陕ICP备09025004号
      @2000-2025西安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