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四川德阳。有学生发布视频称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保安把学生点的外卖扔进垃圾桶。17日,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保卫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因外卖长时间放置在室外高温环境下,存在变质风险,为保障同学们的食品安全,保安将其扔进垃圾桶,学校需为大家的健康负责。建议同学们及时取餐,或使用外卖柜存放,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外。(深圳新闻网9月17日)
“保安扔学生外卖”的戏码,又一次在校园上演。回溯过往,河北石家庄某高校工作人员隔门扔外卖、湖南张家界某高校保安因“影响形象”摔外卖、安徽亳州某高校保安直接销毁学生外卖……相似的剧情反复重播,校方始终忙着用“扔外卖”堵问题,却鲜少追问:学生“舍近求远”也要点外卖,到底是为什么?
校方的辩解,看似站在“为学生好”的立场,实则是管理懒政的遮羞布。四川这家学校称“保障食品安全”,可直接将外卖扔进垃圾桶,更像对外卖难题的粗暴切割;石家庄某高校用“口头禁令”禁止点外卖,连书面制度、合理理由都没有,本质是用权力压制学生需求;张家界某高校将责任推给“保安个人行为”,却回避“外卖堆放为何会影响形象”的核心:若食堂能满足需求,学生怎会扎堆点外卖?亳州高校虽事后道歉赔偿,但最初直接扔外卖的操作,暴露的仍是重管理、轻服务的思维。这些辩解,从未真正回应学生的用餐痛点,反而让矛盾越积越深。
学生执着点外卖,根源不在学生很是不听话,而在食堂没有满足舌尖诉求。对学生而言,外卖的吸引力,从来不是叛逆,而是实用:或许是食堂菜品常年不变,番茄炒蛋、土豆丝循环往复,吃腻的口味满足不了年轻群体对新鲜感的需求;或许是定价脱离学生消费能力,一份普通套餐价格比外卖贵出一半,性价比远不如外卖实惠;或许是服务效率低下,食堂窗口前的长队能排十几米,学生宁愿多等半小时外卖,也不愿浪费时间排队;甚至可能是食堂卫生堪忧,偶尔出现的异物、油腻的餐具,让学生失去信任。当食堂连好吃、便宜、方便、卫生的基本要求都达不到时,外卖自然成了学生的无奈之选。
真正的校园管理,不该是“堵”,而该是“疏”;不该是管住学生的腿,而该是关注学生的嘴。与其让保安与学生在扔外卖上反复拉扯,不如把精力放在优化食堂服务上:学校可以定期调研学生口味,根据反馈更新菜品,推出网红小吃、地域美食,让食堂有吸引力;可以核算成本,推出平价套餐、特价窗口,兼顾不同消费层次学生的需求,让食堂消费得起;可以优化排队机制,增加窗口,甚至提供线上预约取餐服务,让食堂省时方便;更要加强食堂卫生监管,定期公示检查结果,让学生吃得放心。若真担心外卖安全,也可与正规外卖平台合作,划定专门的外卖存放区,配备保温、消毒设备,既保障安全,也尊重学生选择。
保安扔外卖不该成为年年上演的“连续剧”。学校的核心职责是为学生服务,而非用权力管理学生当“霸总”。当管理与学生需求冲突时,比起强硬压制,更该反思管理是否合理。只有正视食堂的问题,真正解决学生的用餐需求,让食堂成为学生的首选,而非无奈之选,才能让点外卖不再是学生的执念,让扔外卖的闹剧彻底落幕。毕竟,堵得住外卖,堵不住学生对好好吃饭的基本需求。(郭元鹏)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