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媒体 西安门户
西安网评:网传“萤火虫濒临灭绝”,把谣言当提醒更有意义
来源:西安网 时间:2025/09/17 10:13 阅读量:

  萤火虫,点灯笼,飞到西,飞到东。夏天的夜晚,闪烁在草丛中、树林里的点点萤光,曾经给许多人留下了美好的记忆。如今,这些可爱的“小精灵”越来越难觅踪影,“萤火虫濒临灭绝”的传闻曾多次出现在网络上。萤火虫真的要消失了吗?相关专家告诉记者,萤火虫并没有像网上说的那样濒临灭绝,但是严格来讲,它的生存空间确实受到了影响,目前在城市周边较为稀少,在深山中萤火虫依然存在。(央视新闻9月16日)

  “萤火虫,点灯笼,飞到西,飞到东”,这句承载着几代人夏夜记忆的童谣,如今因“萤火虫濒临灭绝”的网传消息再度引发关注。尽管专家澄清“萤火虫未濒临灭绝”,但生存空间受挤压、数量减少的事实,以及城市灯光干扰繁衍、非法捕捉贩卖等问题,都在提醒我们,与其纠结谣言真伪,不如将其视作一次生态保护的警钟,正视萤火虫背后的环境危机。

  从网传消息的传播逻辑来看,“萤火虫濒临灭绝”能引发广泛共鸣,本质是大众对童年萤光消失的集体焦虑。评论区里,“多年没见过萤火虫了”“小时候满院萤光,现在只剩路灯”的感慨,道出了城市化进程中生物多样性的悄然变化。专家虽指出深山里仍有萤火虫分布,但城市周边难觅踪影的现状,恰恰印证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的影响,这正是谣言背后不容忽视的现实内核。

  细究萤火虫数量减少的原因,人为干扰是核心症结。一方面,城市灯光成为“隐形杀手”。正如专家所言,萤火虫依赖发光信号求偶,霓虹灯、汽车灯等强光会打断其繁殖过程,而多数萤火虫成虫寿命仅10天左右,短暂的生命周期里,一次灯光干扰就可能导致“无法结婚生子”。另一方面,非法捕捉贩卖加剧生存危机。部分商家将萤火虫作为浪漫道具售卖,背后是对野生种群的掠夺式捕捉,进一步压缩其生存空间。2023年国家林草局将11种萤火虫列入“三有”名录,正是对这一问题的及时回应,也从侧面说明保护萤火虫已刻不容缓。

  面对谣言与现实的交织,我们更应思考如何将舆论关注转化为实际行动。对个人而言,减少光污染、拒绝购买野生萤火虫制品,是举手之劳的保护;对城市规划者来说,在公园、湿地等区域预留“暗环境”,为萤火虫繁衍保留空间,是兼顾发展与生态的责任;对监管部门而言,加强对非法捕捉、贩卖行为的打击,完善“三有”名录物种的保护细则,才能筑牢制度防线。四川省邛崃市的萤火虫保育复育基地,正是通过模拟自然环境、控制灯光干扰,让萤火虫重现生机,为生态保护提供了可行样本。

  萤火虫的存亡,从来不是单一物种的小事。专家说“萤火虫多的地方,一定山清水秀”,萤火虫就像一把“生态标尺”,反映着区域生态环境的优劣。网传“濒临灭绝”虽有夸大,但这种声音恰恰提醒我们,当我们为萤火虫的消失感到惋惜时,更应警惕其他物种可能面临的相似困境。保护萤火虫,本质是保护人类与自然共生的家园,是守护那些藏在夏夜萤光里的美好与生态平衡。

  与其争论谣言真假,不如把这次舆论关注当作一次全民生态教育。让保护萤火虫成为共识,让尊重自然、守护生物多样性成为行动自觉,才能让“点点萤光”不只存在于记忆里,更能照亮未来的夏夜。(郭元鹏)

编辑:钱江

4001000000000000

分享

网络台APP下载

西安网APP下载

   电脑版 陕ICP备09025004号
      @2000-2025西安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