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媒体 西安门户
西安网评:破了“自证清白”的局,方能赢得消费者的心
来源:西安网 时间:2025/09/14 11:36 阅读量:

  最近,罗永浩与西贝的预制菜之争愈发激烈。事情起因是罗永浩在社交媒体上吐槽西贝使用预制菜,而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则显得有些无奈,坦言自己“陷入自证清白循环”。这场争议已经给西贝带来实质影响,客流量逐渐减少,日均营业额下滑逾百万元,网友好评度持续下降。可即便如此,贾国龙仍态度坚决:“宁可生意不做,也要把官司打到底。”

  表面上看,双方争论的焦点在于“预制菜”的定义。贾国龙坚持西贝使用的是“预制工艺”而非“预制菜”,并搬出国家标准作为依据。但消费者真正在意的,或许不是这些专业术语的区分,而是自己花钱消费时,能否获得应有的知情权。当我们作为顾客坐在餐厅里,看着菜单上的精美图片,我们有权知道自己即将享用的美食,究竟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当企业需要不断“自证清白”时,往往意味着行业信任机制已经出现问题。眼下,不少餐饮企业都在采用标准化生产工艺,这本无可厚非。但问题在于,整个行业在追求标准化、规模化的同时,是否忽略了最基本的透明度建设?

  老话说得好:“真金不怕火炼。”若是真材实料、工艺规范,又何须遮遮掩掩?现在有些餐厅对后厨总是讳莫如深,反而让人心生疑虑。反观那些敢于明厨亮灶、公开食材来源的餐饮企业,往往更容易赢得消费者的信任。这种信任不是靠辩解得来的,而是通过日积月累的透明经营自然建立的。

  其实,消费者并非不接受预制菜或标准化生产。在现代社会,工业化、标准化是餐饮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家真正反感的,是那种被蒙在鼓里的感觉。就像去商场买东西,谁都希望明码标价、信息透明,而不是等到付完钱才发现货不对板。

  这场风波促使整个行业开始反思透明化经营的重要性。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更多餐厅主动公开后厨视频、公示食材溯源信息、明确标注菜品制作工艺。这些举措看似增加了经营成本,实则是在构建企业最宝贵的无形资产——信任。

  说到底,餐饮行业的竞争最终会回归到诚信经营的轨道上来。那些敢于透明、勇于担当的企业,终将获得市场的认可。而那些试图通过混淆概念、隐瞒真相来规避责任的企业,注定难以走得长远。

  当消费者拿起菜单时,他们选择的不仅是一道菜肴,更是一份信任。这份信任需要企业用透明和诚信来呵护,而不是靠事后的辩解来维系。预制菜之争终将平息,但它留下的思考应当持续,在工业化生产的时代,餐饮企业该如何用透明赢得信任,用诚信赢得市场?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唯有以诚待人,以透明立信,方能在这个日益复杂的餐饮市场中赢得消费者的心。(绵一评)

编辑:张楠

4001000000000000

分享

网络台APP下载

西安网APP下载

   电脑版 陕ICP备09025004号
      @2000-2025西安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