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的时候
我们会发现
家里的老人
随着年龄的增加
脾气性格会有很大的变化
比如特别爱操心
往往很小的一件事就要反复确认
问很多遍
时时关注每个家庭成员的动态健康等等
很多年轻人往往在工作状态中
疲于应付老年人的嘘寒问暖和电话轰炸
他们为什么这么爱操心
《1061乐动健康·心有灵犀》
邀请了陕西省心理咨询师协会
中医心理专业委员会
专家焦娜
与我们一起探讨
老年人爱操心现象背后的原因
生活中,很多人可能都遇到过这样的场景:70多岁的父亲每天雷打不动给你发“养生小贴士”,哪怕你说过“知道了”;母亲总在你出门前反复叮嘱“带伞”“穿暖”,哪怕天气预报是晴天;还有的老人会对着空荡的屋子发呆,却总说“我挺好,不用惦记”。这些看似寻常的细节,其实藏着老年人复杂的心理需求。
为什么老人总爱“操心”?
焦娜坦言,老人爱操心的背后往往是对“失控感”的抗拒。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的衰退是第一道坎:曾经能轻松爬上五楼,现在走两层就气喘;年轻时记性再好,如今可能转身就忘事。这种“力不从心”会让他们陷入深深的不安——担心自己成为子女的负担,害怕失去独立生活的能力。于是,反复确认门窗是否锁好、一遍遍测量血压,甚至过度关注子女的生活,本质上都是在试图抓住一点“掌控感”。
社会角色的转变也会带来心理落差。退休前,他们可能是单位里的技术骨干、家里的顶梁柱,每天被工作、责任填满;退休后,突然从“被需要”变成“怕麻烦人”,生活节奏慢了下来,价值感却跟着空了。这种失落感,会让他们通过“操心”子女的衣食住行来证明“我还有用”。
孤独感更是老年心理的“隐形杀手”。当老同事、老邻居陆续离开,当子女忙于工作、孙辈忙于学业,老人的社交圈会像被逐渐缩小的同心圆,最后只剩下自己。孤独会放大焦虑,比如子女没及时回电话,就会忍不住想“是不是出什么事了”;看到新闻里的意外事件,会不由自主往自己或家人身上套。
还有些未被言说的情绪,藏在“沉默”里。比如对年轻时遗憾的耿耿于怀——“当年没供孩子读更好的大学”;对死亡的隐秘恐惧——“万一哪天走了,他们会不会照顾不好自己”;甚至对子女的依赖,却不好意思说出口——“其实我挺想让他们多来看看我,但又怕他们嫌麻烦”。这些深埋心底的感受,不会直接说出来,却会化作“唠叨”“固执”“多愁善感”,让子女摸不着头脑。
面对老人的这些心理状态,很多子女容易陷入误区。比如老人说“头疼,是不是得了大病”,我们下意识会说“别胡思乱想,医生都说没事”,却没看到他们眼里的恐惧;老人反复说同一件事,我们可能会不耐烦地打断“说了好几遍了”,却没意识到他们只是想找个话题。其实,比起“解决问题”,老人更需要的是“被看见”——看见他们的不安,理解他们的脆弱,接纳他们的“不完美”。
子女该如何沟通,或者正确引导和适当劝阻呢?
理解了老人的心理需求,首先要用恰当的方式回应。什么是恰当的方式呢?关键在于“有温度的陪伴”——不是简单的物质满足,而是用细节传递“你很重要”“我在乎你”。先给老人一份“确定感”。规律的生活能有效缓解他们对未知的焦虑。比如每天固定时间一起吃早餐,哪怕只是简单的豆浆油条;每周三下午陪他们去菜市场,让熟悉的节奏带来安全感;甚至可以一起制作“家庭日历”,标注好子女回家的日子、体检的时间,让期待看得见。有位朋友试过给母亲买一个老式闹钟,每天晚上7点准时响铃,提醒“该给孙子打视频电话了”,母亲的失眠竟然好了很多——因为有了“被需要”的固定时刻。
帮老人找到“价值出口”也很重要。65岁的李叔退休后总唉声叹气,儿子发现他擅长修家电,就把小区里的旧电器收集起来让他修理,修好后送给困难家庭。当居民们拎着水果来感谢时,李叔眼里的光让儿子突然明白:衰老带来的无力感,最怕“被需要”这剂良药。我们可以鼓励老人参与社区活动:在老年食堂帮忙择菜,教邻居用智能手机,甚至只是在小区花园里照看花草。这些小事看似微不足道,却能让他们重新找到“我还有用”的价值感。
倾听,是最廉价也最珍贵的“心理疗愈”。很多时候,老人的唠叨不是为了得到答案,只是想“被听见”。试着每天留15分钟,放下手机,认真听他们说小区里的新鲜事——“张大妈今天烫了新发型”;听他们讲年轻时的故事——“我当年在工厂当学徒,师傅总夸我手巧”;哪怕是重复了无数遍的担忧——“天冷了,你可别忘了穿秋裤”。这种“被重视”的感觉,能驱散孤独带来的焦虑。
当然,如果老人的焦虑已经影响到睡眠、饮食,甚至出现持续情绪低落、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一定要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就像身体生病需要看医生,心理“感冒”也需要专业指导,这不是矫情,而是对老人负责的态度。
最后想对子女说:照顾老人的心理需求,前提是先照顾好自己。不必因为偶尔的不耐烦而愧疚,我们都不是完美的子女;可以和家人分工,轮流陪伴,给自己留一点“喘息时间”。我们无法阻止时间的脚步,却能通过理解与陪伴,让老人的晚年少一些焦虑,多一些温暖。
《1061乐动健康·心有灵犀》
播出时间每周一12:00——13:00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