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9日,第十届“创客中国”陕西省西安市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区域赛颁奖典礼落下帷幕,标志着本届赛事圆满收官。这场历时数日的创新盛宴,不仅是西安市中小企业创新实力的集中检阅,更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从24个企业组项目与12个创业组项目的巅峰对决,到覆盖高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等战略新兴产业的项目矩阵,“创客中国”正以赛事为纽带,为西安中小企业注入创新动能,让“群雄逐鹿”的创新生态成为区域经济升级的核心引擎。
创新赛事的“专业度”,是激活中小企业潜力的关键密码。本届大赛决赛采用“8+4”模式,即8分钟项目路演展示与4分钟评委问答结合,7位资深专家从产品服务、商业模式、行业市场、项目团队、财务分析五个维度进行综合评审。这种全维度、高标准的评审体系,既考验项目的技术硬实力,也看重商业落地的可行性,比如,某人工智能项目凭借核心算法的自主知识产权与清晰的To B服务场景,在行业市场维度获得高分;某生物医药项目则因团队中“科研+产业”复合型人才配置,赢得评委对项目可持续性的认可。这种评审逻辑,本质是为中小企业搭建“精准画像”的舞台,让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实现高效对接。
参赛项目的“含金量”,折射出西安中小企业的创新韧性。本届大赛吸引200多个项目报名,数量与质量均创历届新高,入围决赛的36个项目聚焦高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某企业研发的智能检测设备精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在新材料领域,某创业团队开发的环保型复合材料,既降低传统材料的污染排放,又能满足汽车轻量化需求。这些项目的共同特点,是扎根产业痛点、瞄准技术空白,既体现中小企业“小而专、小而精”的优势,也印证西安在战略新兴产业领域的培育成效。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部分领域“领跑”,西安中小企业正以创新为笔,书写区域产业升级的新篇章。
“创客中国”赛事的价值,不止于一场比赛,更在于构建创新赋能的生态闭环。对获奖项目而言,赛事不仅是荣誉的加持,更是资源对接的桥梁,后续将有机会获得政策扶持、投融资对接、产业链合作等多维度支持,加速技术成果转化;对未获奖项目,专家评审的精准建议也为其优化方向、补齐短板提供了重要参考。更重要的是,赛事为西安中小企业营造了比学赶超的创新氛围,参赛企业负责人表示,“与同行项目同台竞技,不仅看到自身差距,更找到合作契机,赛后已与两家企业达成技术联合开发意向”。这种以赛促创、以赛促合的模式,让创新要素在中小企业间自由流动,形成“个体创新—群体突破—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中小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毛细血管”,其创新活力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的韧性与潜力。西安作为西部科技创新中心,依托“创客中国”等赛事平台,正为中小企业搭建起创新有舞台、发展有支撑的成长环境。从政策层面的精准扶持,到赛事平台的资源整合,再到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联动,西安正以全方位的生态构建,让中小企业的创新星星之火,形成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燎原之势。
第十届“创客中国”西安市区域赛已落幕,但西安中小企业的创新征程仍在继续。当更多中小企业在创新赛道上显神通,当更多技术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西安必将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这场“群雄逐鹿”的创新盛宴,不仅是西安中小企业的高光时刻,更是中国中小企业创新活力的缩影,以赛事为媒,以创新为魂,中小企业必将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更强劲动力。(西安网特约评论员李红军)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