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可以带来金山银山,金山银山却买不到绿水青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只有把绿色发展的底色铺好,才会有今后发展的高歌猛进”。生态文明是一本长远账、综合账,关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持续健康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前提条件。算好生态文明“综合账”,树牢大局意识、整体思维与全局观念,涵养长期主义、战略视野、底线思维,才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永续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憧憬与向往,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绿色新篇”。
生态文明是一本“民生账”。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造福人民、惠及群众,让其过上好日子。绿水青山“人”幸福健康的基本前提,金山银山也是“人”改善生活、享受美好的物质支撑。但,失去绿水青山,只求金山银山,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难以持久,必然会给后一代人的幸福带来困扰与阻碍。所见,生态之事无大小,一枝一叶总关情。算好“民生账”,从治水治沙治城一体化推进,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等,聚焦“人”的所盼所望,勾勒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壮阔画卷,坚持保护与开放“两手抓”,把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一同氤氲人间烟火、走进千家万户。
生态文明是一本“长远账”。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空间,人类“只有一颗地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永续发展,离不开生态建与环境保护。失去对生态文明的坚守,必然影响文明文化长久繁荣进步。说到底,生态文明这本“长远账”,得站在人类文明与民族文化长远发展的宏阔视野观之,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多做“功在当下、利在千秋”之功,少为“吃子孙饭、断后代路”之事。总之,立足“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立足当下、把握长远、科学施策、综合治理,切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稳健前行。
生态文明是一本“整体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体系了底线思维与战略眼光,“就是”二字振聋发聩、精辟深邃,生动诠释“两山”之间辩证统一关系。“绿水青山”代表生态财富、环境保护,“金山银山”乃为物质财富、经济发展。通过转变发展观念、优化发展路径、拓展发展动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走出一条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实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协同良性循环发展。诸如,探索多样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不断解锁经济发展绿色新动能、新优势、新业态等等,让生活环境转化为生产力。
兴“新”固本,聚“绿”成金。数字智慧时代,新质生产力加速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诸如新能源新材料、绿色生态等新型产业欣欣向荣,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名片,为算好生态文明“综合账”注入澎湃动力、解锁多元路径。故此,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优势,因地制宜探索护“绿”换金、聚“绿”成金、借“绿”生金等方法模式,持续释放生态红利转化为发展绿动力。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算好生态文明“综合账”,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无限向往,大力践行“两山”理念,答好开发与保护“双选题”,实现“人”与“青山”双向奔赴、彼此成就,构筑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发展良性机制,奏响新时代美丽中国最强音,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劲“绿”动力。
作者:段官敬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