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日报报道,今年上半年,全国在建和年内计划开工的能源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超过1.5万亿元,同比增长21.6%,东、中、西部地区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速均超过20%,新增能源投资不断“向绿向新”聚集。这不仅描绘出中国能源发展的崭新图景,更为经济长远发展夯实了至关重要的绿色根基。
绿色动能喷薄而出,能源结构加速优化。投资数据清晰勾勒出转型轨迹:广西、新疆陆上风电投资翻番,集中式光伏投资增长24.5%,分布式光伏投资更以超过70%的惊人速度跃升,光热发电投资亦接近翻番。这绝非简单规模的叠加,而是能源系统向清洁低碳方向的深刻重构。当广袤戈壁竖起风机、广袤屋顶铺满光伏板,绿色电力的血脉正有力搏动,为经济机体输送着可持续的“新鲜氧气”。
创新前沿生机盎然,未来赛道竞相布局。能源新业态投资如春潮涌动:氢能项目投资翻番,吉林绿氢项目加速推进;充换电设施投资增长近70%;新型储能与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投资增长均超30%。这些领域代表了能源革命的尖端方向,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保障能源安全的战略支点。前瞻性投资的加码,正是为抢占未来能源科技与产业制高点埋下伏笔,确保中国在新一轮全球能源竞争中赢得主动。
市场活力竞相迸发,多元主体共塑新局。能源转型非独角戏,民营资本正成为不可或缺的生力军。上半年民营企业能源投资增长27.8%,在分布式光伏、陆上风电领域增速更超40%。民企敏锐的市场嗅觉与灵活机制,在充换电、分布式能源等贴近需求侧的场景中优势尽显。这种“国家队”与“生力军”的协同发力,有效激活了市场潜能,为能源转型注入了更强劲、更多元的创新动力。
当下投资是“量”的积累,绿色创新则是“质”的跃升。能源投资“向绿向新”的战略转向,其深远意义远超数字本身,它既在当下有力拉动了经济增长与就业,更在培育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当绿色能源体系日益坚韧、创新技术不断突破、市场活力持续迸发,中国经济发展必将获得更澎湃、更持久、更清洁的动力源泉,高质量发展的根基也必将坚如磐石。向绿而行,向新而进,这条能源转型之路,正通往一个更有后劲、更可持续的经济未来。(董宏达)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