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媒体 西安门户
走进西安博物院——梵华鎏彩
来源:西安网 时间:2025/07/22 15:17 阅读量:

     

       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节目。西安博物院佛造像展厅是西安博物院的亮点。在一片庄严、庞大的十六国至清代的佛造像中,隋代董钦鎏金造像异常醒目,它以独特造型、高超工艺成为西安博物院国宝级文物之一。今天就让我们去近距离感受一下这座鎏金佛造像的魅力。

  这座隋代董钦鎏金铜佛造像,高41厘米,座长6厘米,宽24厘米,出土于1974年西安市南郊八里村。董钦鎏金铜佛造像通体鎏金,比例适度、保存完好,堪称佛教造像中的佳作。这尊董钦鎏金佛造像,由高足床、一佛、二菩萨、二力士、一香熏和两蹲狮等精心组成,共有23个构件,每个都是独立铸造后精心拆卸组合而成。佛像为弥陀佛,他结跏趺坐在束腰莲花高座上,双掌手心朝外,分别施无畏印与愿印。佛螺鬓、袒右肩、着袈裟,顶光呈莲瓣形,熠熠生辉。

  两尊胁侍菩萨上身裸露,佩戴项臂钏,身着繁复的璎珞,双足跣露,尽显尊贵之美。身旁两位金刚力士侧身相向而立,一手握拳,一手执金刚杵,面目狰狞,嗔目怒视,显得威严无比。弥陀莲床前下置一香熏,由一裸身力士用力托撑,更添庄重之气。高足床前的一对长毛狮,筋骨凸显,神态劲健,张嘴作吼叫状,仿佛能听见那震耳欲聋的吼声。在高足床的右侧及背面的边和足上,镌刻着发愿文及赞词,共计一百一十八字,字字珠玑,流露出深深的虔诚与敬意。

  这尊佛造像由董钦在隋开皇四年即公元584年出资铸造,供奉给隋皇帝。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在造像的高足床右侧及背面,镌刻着发愿文及赞词,通计118字。详细记录了供养人的身份信息和佛造像的铸造年代。铭文为观众解开了造像之谜“宁远将军武强县丞董钦于开皇四年(公元584年)七月十五日敬造”,是为“皇帝陛下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具闻正法”。由此可见,弥陀净土信仰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汲取着中国传统信仰和儒家观念。把往生与现世利益合二为一,更容易被当时的世俗社会所接受。造像是佛教在印度产生以后即有的传统,传入中国以后即成为中国佛寺建筑的一部分,隋王朝继承了这一传统,并有所发展。在民间,弥陀净土信仰流传很广,而董钦造像很生动得记录了这段佛教文化历史。

  西安博物院有近千件佛造像,多为北朝隋唐时期的石刻或金铜作品,而董钦造像艳冠群芳。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造型、风格和工艺三个方面,董钦鎏金铜佛造像造型非常奇特,目前考古发现的这类造像很少,非常稀有。另外,造像样式代表了隋代东部地区的造像风格。而它的制作工艺铸造精良,人物形象形神俱佳,栩栩如生。的确是一件佛造像中的精品。虽然董钦造像不似佛像展厅那些体积庞大的石刻佛造像,但其熠熠生辉的独一性,依然吸引着众多观众。

编辑:高蒙

4000000000000000

分享

网络台APP下载

西安网APP下载

   电脑版 陕ICP备09025004号
      @2000-2025西安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