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出版的第14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文章强调,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的每一处面貌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芝麻开花节节拔高。日渐走进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正以驰而不息、奋斗不止的姿态向全世界张开拥抱的臂膀,作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的郑重承诺,为推动世界合作发展发出了中国声音、提供了中国方案、展示了中国智慧。
历史是一面镜子,也是一本深刻的教科书。从张骞开辟通往西域“丝绸之路”,将中华文明流向世界;到隋炀帝启用重臣裴矩经营西域,自此“西域诸蕃,往来相继”;再到郑和七下西洋遍及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就航海史上空前壮举……中国商业文明源远流长,为世界贸易做出了重大贡献。直至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逼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控制中国的海关,垄断中国的内外交通和矿产资源,酿就了一段屈辱的对外贸易史。历史证明,主动开放、融入世界,才是中华民族振兴之道。
开放带来进步,合作才能共赢。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开放,中国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水平的开放。2024年,中国进口总额为18.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进口规模创历史新高,连续16年稳居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大型国家级展会,旨在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从积极搭建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消博会、链博会等国际合作平台,到持续打造“投资中国”品牌、启动“购在中国”系列活动,再到给予所有已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中国始终以开放姿态为各国企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和发展机遇,致力于把中国超大规模市场打造成为世界共享大市场,彰显负责任大国担当。
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展望未来,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来越大。这是中国的鲜明态度,也是中国的扎实行动。今年一季度,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2603家,同比增长4.3%。中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从最早的190项缩减到现在的全国版29项和自贸试验区版27项,制造业领域已实现“清零”。印发《关于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意见》,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中国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持续拓展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正如联合国贸发会议秘书长格林斯潘所言,中国以开放的精神让全球企业相互连接、建立伙伴关系,共同构建更加繁荣、互联的全球经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开放的中国,才会成为现代化的中国。”在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我们要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战略部署,从自身改革发展实践出发,坚定不移扩大自主开放,以高度自信和大国担当,把对外开放的“蛋糕”继续做大,把国际合作的“清单”不断拉长,把自贸的“朋友圈”持续拓展,奋力打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不断谱写对外开放的新篇章。
作者:常江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