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媒体 西安门户
城事暖光丨西安网评:摆渡车暖人心,西安样本值得各地“抄作业”
来源:西安网 时间:2025/07/11 19:04 阅读量:

  最近,西安出台新规,明确禁止景区强制游客乘坐摆渡车并收费,要求价格核定遵循“补偿合理成本不计利润”原则。消息一出,立刻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项政策,不仅为游客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更给全国的旅游业上了一堂生动的“转型课”。

  去过景区的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明明已经站在停车场,抬眼就能望见景区大门,却被告知必须乘坐摆渡车才能进入。这“最后一公里”的路程,不知何时变成了游客与景区之间“最远的一里路”。西安这次出手整治,看似管的是几辆摆渡车,实则是在重新定义景区与游客的关系。

  摆渡车乱象背后,暴露的是一些景区经营理念的偏差。有的景区把停车场外移三公里,有的景区将步行道拦腰截断,更有甚者把车票与门票捆绑销售。这些“聪明”的做法,短期看确实能增加收入,但长远看却是在透支景区的信誉。旅游本应是愉悦的体验,但当游客还没开始游览,就先要为如何进入景区费心费力时,这份愉悦早已打了折扣。

  西安新规的亮点在于抓住了问题的七寸。要求价格“补偿成本不计利润”,这是给景区交通服务戴上了“紧箍咒”;明确“不得强制乘坐”,则是把选择权真正交还到游客手中。这些规定看似简单,却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景区服务升级的大门。

  不过,要让新规真正落地见效,还需要更多配套措施。整治摆渡车乱象只是第一步,我们真正期待的是景区经营理念的转变——从“管理游客”转向“服务游客”,从“圈地收费”转向“体验营造”。就像一位旅游专家说的:“景区不是围墙里的风景,而是从游客出发那一刻就开始的体验。”当游客能够自由选择步行还是乘车,当通往景区的道路本身就成为风景的一部分,这样的旅游体验,才是人们真正向往的“诗和远方”。

  西安这则新规的意义超出了旅游行业本身。它体现的是公共服务理念的升级,任何依托公共资源的服务,都应当以公益为先、以百姓满意为标尺。当越来越多的领域都能秉持这样的理念,“以人民为中心”就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可感可知的日常生活。

  与此同时,西安新规也给我们提了个醒,旅游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体验的竞争。那些还抱着“坐地收钱”老观念的景区,终将被淘汰。而那些懂得尊重游客、用心服务的景区,哪怕少收了几张车票钱,却能在游客心中留下更长久的记忆。毕竟,人们记住的从来不是花了多少钱,而是获得了多少快乐。

  景区的摆渡车,载的不仅是游客,更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别让这“最后一公里”成为隔开游客与美景的那“最远一里路”,西安样本或许值得各地“抄作业”。

  作者:丁慎毅

编辑:赵鹏

4001000000000000

分享

网络台APP下载

西安网APP下载

   电脑版 陕ICP备09025004号
      @2000-2025西安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