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媒体 西安门户
【地评线】多措并举稳就业,精准发力保民生
来源:西安网 时间:2025/07/11 09:46 阅读量: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稳就业政策支持力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从7个方面提出政策举措,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民网7月10日)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稳就业就是保民生。当前,伴随着毕业季的到来,各大高校毕业生陆续进入了就业市场。据统计,2025届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1222万人,同比增加43万人。当前,我国正经历经济结构加速调整、产业结构深度转型期,新兴产业人才缺口与传统产业人才过剩等矛盾逐渐出现,就业市场的形势仍然严峻。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通知》要求,切实抓牢抓实就业这个民生工作,聚焦强产业、提技能、优服务,充分发挥各类政策对就业的激励保障作用,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壮大产业基石,在拓宽就业岗位上发力。产业是就业的基石,产业的兴衰直接影响着就业的吸纳能力和质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既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高质量就业的重要举措。一方面要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用好“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政策,鼓励支持企业进行智改数转,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新兴行业,聚焦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新技术与电子商务、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新业态,拓展消费场景和消费产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提供更多高质量新型就业岗位。同时,要在税收、社保缴纳等方面给予企业政策补助,有效减轻企业运行负担,激励企业扩岗吸纳就业。

  抓实技能培训,在提升就业能力上发力。当今世界产业结构、技术需求变化之快,劳动者素质和技能提升是抵御失业风险、应对市场变化的关键盾牌。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大对技能培训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多元化、多层次的技能培训体系。要打造市场与教育培训的信息互通平台,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开展有针对性的素质教育和技能培训,缓解新型人才不足、传统人才过剩矛盾,提高就业者的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要鼓励推行校企、院企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通过校企联合培养、定向培养、工学交替等教育模式,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衔接。要支持企业开展职工培训,配套出台企业职业化培训补贴政策,引导企业稳定职工队伍,减少失业人员。

  健全就业体系,在优化就业服务上发力。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市场和就业者自行匹配,会出现岗位错位、人才失配、人岗不符等问题,导致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不高。政府部门要建立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构建覆盖全面、服务广泛的就业服务网络,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便捷、高效的就业服务。要建立“线上+线下”的就业服务体系,既要搭建网络服务平台,也要常态化开展线下招聘活动,畅通企业和求职者双向需求信息,实现精准匹配、高效就业。要强化对脱贫人口、零就业家庭成员、农民工等重点就业人群帮扶,通过就业岗位定向投放、发放企业扩岗补贴、提供公益性岗位等方式为困难人员提供专业化就业服务。要强化就业创业扶持,通过设置“青年驿站”“就业住宿点”等方式助力异地求职,出台补助政策支持大学生创业,以创新创业拓展就业新空间。

  余凯

编辑:钱江

4000000000000000

分享

网络台APP下载

西安网APP下载

   电脑版 陕ICP备09025004号
      @2000-2025西安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