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我市正式实施《西安市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明确了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规划、建设、申请、配售、使用、退出及监督管理等各个环节,为这项民生工程提供了制度保障。
今年上半年,我市首个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浐灞家园,正式向业主交付,标志着西安市住房保障体系建设进入新阶段。浐灞家园南北通透的舒适两居户型,91和97平方米的适宜面积,以及精致的户内装修、实用的家具和家电,都让市民感受到了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政策落地,带来的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目前,我市已形成公租房、保租房和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为主体的完善住房保障体系。记者了解到,新印发的《西安市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明确了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以需定建、以需定购”原则,根据管理办法,新建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设坚持以绿色、低碳、智能、安全为核心指标打造好房子,将优先安排在交通便利、公共设施较为齐全或者产业聚集的区域,充分考虑居民就业、就学、就医、购物、出行等需求,单套建筑面积标准不超过100平方米,因设计原因可上浮不超过10%。存量房用作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原则不超过120平方米。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申请,每个家庭只能购买一套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取得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购房资格申请家庭按顺序摇号选房,同时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健全项目档案及保障对象档案,按照住建部信息化建设要求将档案信息接入全国管理平台,实行全国联网。通过进一步规范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管理工作,让“好房子”更好地覆盖居民安居需求。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