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一直以来,西安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小处着眼,精心谋划并扎实推进各项民生工程,致力于把实事清单转化为百姓的幸福账单。
小事情蕴含大民生。回首2024年,西安市30件民生工程件件落地有声,桩桩惠及百姓。交通出行方面,地铁8号环线、10号线一期等线路开通运营,新增运营里程91.7公里,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进一步织密,极大方便了市民出行,让城市的脉络更加畅通。新开、调整公交线路80条,增加运营城市小型公交300辆,实现了公交与地铁的无缝衔接,成功打通换乘“最后一公里”,让市民的日常出行更加便捷高效。
在教育资源扩充上,新建、改扩建公办和普惠幼儿园8所,新增学位2340个;新建、改扩建中小学14所,新增学位2.1万个,为孩子们提供了更优质的学习环境,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就业创业领域同样成果丰硕,举办现场招聘、网络招聘等就业创业活动500场,城镇新增就业15万人,为众多求职者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和发展机遇,让人们的生活有了更坚实的保障。经过一年的努力,10个方面30项为民实事全面完成,真正从“实事清单”走进现实。
民生改善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步入2025年,西安市30件民生实事持续发力,稳步推进。在就业创业方面,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面向高校毕业生提供市场化岗位10万个、就业见习岗位2万个,举办高校专项就业服务活动100场(次),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搭建广阔平台,助力他们顺利开启人生新征程;升级“家门口”就业服务,创建标准化就业服务驿站50个、高校服务驿站30个、零工驿站20个,开展各类就业创业服务活动600场(次),城镇新增就业18万人,让就业服务更加贴近群众,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
在教育助学方面,开工新建扩建高中8所,年内完成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幼儿园11所,新增学位1.53万个,不断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为孩子们的成长筑牢根基。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方面,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力促210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达到国家能力标准,达标率90%以上;改造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建成省级示范中医馆45个、中医阁100个;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互认项目超过200项;推动集采药品进零售药店、民营医疗机构、村卫生室,实现区县全覆盖,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2025年西安市30件为民实事中,明确“提质便民生活服务”,提出创新“i西安”综合平台特色服务场景10个以上,新增高频服务事项1000项以上。这些民生实事,看似都是琐碎的小事,却件件关乎群众的切身利益,桩桩连接着百姓的幸福生活。每一个数字的背后,都是政府对民生承诺的坚守;每一项工程的推进,都是为了让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为民办实事,是西安市在民生工作中的智慧与担当。从城市的交通脉络到校园的新建扩建,从就业岗位的开发到医疗服务的优化,从社区服务设施的完善到文体生活的丰富,西安市以“绣花”功夫推进民生工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把民生实事办到了群众的心坎上。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展望未来,随着这些民生实事的逐步落地生根,相信西安这座城市将更具温度与活力,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将如芝麻开花般节节高,一幅更加幸福美好的民生画卷正在古都西安徐徐展开。(西安网特约评论员李慧)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