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媒体 西安门户
西安网评:不报清华北大就解散群?这个班主任太任性!
来源:西安网 时间:2025/07/08 09:39 阅读量:

  江西某高中,班主任一怒之下解散了“清北团队合作群”。导火索是几位达到清北录取线的学生“拒报清北”,转而选择上海交大、复旦等高校的热门专业。这场师生冲突,清晰暴露出教育价值观的错位与抉择困境。

  梳理事件的核心在于,学生作为志愿主体的选择权是否被真正尊重。按照上一辈过往的社会经验,当迈入清北校门的机会摆在面前,绝大多数人都会毫不迟疑,毕竟,这两所高校在当今中国代表的就是“最优解”。然而,新一代青年正挣脱“唯名校论”的枷锁,更偏向于基于专业前景、个人志趣、职业规划、地域偏好等多元因素做出决策。拒清北冷门而择“华五”热门赛道,绝非任性,恰是对自身发展负责的表现。契合心之所向的专业,方能激发持久动力,奠定更好职业基础。强扭的瓜不甜,强加的选择,是对学生主体权益的漠视,更埋下未来迷茫的种子。

  老师的失望与愤怒,表面是为学生错失巅峰而痛心,背后却有复杂的现实因素。清北录取率关乎学校声誉与教师业绩,有其“为公”的一面。但当愤怒升级为解散群聊,其动机便难以洗脱私利嫌疑——绩效、奖金、个人光环,是否已捆绑了“为你好”的初衷?教师的职责在于以经验与洞见为学生提供信息与理性建议,帮助学生看清不同道路的利弊,做“参谋”而不是“主宰”。志愿填报的最终决定权属于学生及其家庭,当学生选择偏离预期,教师应当尊重差异,通过沟通引导,而非情绪化指责或道德绑架。解散群聊,正是边界失守、角色错位的极端表现。若将自身价值过度绑定于学生的“清北勋章”,甚至为此情绪化地干涉、惩罚其自主选择,则背离了教育“点燃火种”的本质,沦为“填鸭”的桎梏。

  清北光环虽亮,但其部分冷门专业就业竞争力弱、发展空间有限,已是事实。相比之下,“华五”名校的热门专业,因更贴合市场需求,往往提供更明朗的就业前景和薪酬。在现实压力下,学生权衡名校虚名与专业实利,选择更具市场竞争力的方向,是理性且正当的。当成功被狭隘定义为进入某两所顶尖学府,教育就异化为追求政绩的工程,背离了培养健全人格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根本目标。解散群聊的刺耳声音,呼唤教育回归本真。

  教育必须回归以人为本,尊重个体禀赋与选择权,构建多元包容的评价体系,让学校和教师的价值体现在百花齐放而非一枝独秀。唯有挣脱“清北至上”的单一标准,教育之光才能照亮多样人生,而非仅仅聚焦塔尖。当“最优解”的神话被打破,“我选择”的勇气被珍视,教育方能抵达其最深沃土——孕育自由而丰盈的灵魂,而非标准化的容器。

  张如峰

编辑:钱江

4001000000000000

分享

网络台APP下载

西安网APP下载

   电脑版 陕ICP备09025004号
      @2000-2025西安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