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来源:西安广播电视台
西安网讯 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跟随我们的镜头到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内寻找一下与抗战有关的故事,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有关的老物件。
西安的七贤庄,因“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驻陕办事处”在这里设立而驰名全国。“西办”地处延安与重庆之间的特殊位置,连接了延安和全国各地,10年间不辱使命,历经秘密、半公开到公开3个阶段,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许多特殊使命,被人们誉为红色桥梁、革命前哨。在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内的“大道共行——抗战时期的国际友人与七贤庄”专题展览,利用科技手段将爱国青年云集七贤庄、工合运动写真等静态文物转化为动态视频,让参观者们在游览的同时,感受到了文物的“亲和力”,让文物照片“活”了起来。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 罗欣玥:爱国青年云集七贤庄这张老照片是国家二级文物,原照片也在八办纪念馆珍藏并展示,是1938年6月由英国记者安东尼·詹金斯拍摄,由于当时的环境不适合刊发,直到1978年7月10日,他回到八办安东尼·詹金斯夫妇无偿捐赠了这张照片。照片的历史价值。
因日军侵华,爱国青年在一二九运动中喊出抗日心声,受《大众哲学》影响走上革命道路,众多爱国青年奔赴延安。我党重视干部培养,在延安创办多所干部学校。抗大培养了众多军政干部,陕北公学教学重政治,延安自然科学院教员华寿俊发明了马兰草造纸技术。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 罗欣玥:这件羊皮大衣的文物,虽然已经历经81年,但是依旧保持的很好......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青年化学家华寿俊的尝试成功,边区满山遍野的马兰草,变成丰富的造纸原料,当时用了十万斤马兰草造成二十万张纸印成各种书报刊物,为边区的新闻事业,获得极大的帮助。1944年5月,在延安边区职工代表大会上,华寿俊被授予“甲等劳动英雄”称号,毛泽东亲自为华寿俊颁奖,还送华寿俊一件羊皮大衣,以资鼓励。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 罗欣玥:马兰纸的研发成功,不仅保证了《解放日报》印刷的需要,还为整风文件以及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提供了充足的纸张。陕甘宁边区造纸业的大力发展,基本满足了边区的各项用纸需求,也解决了特殊用纸的生产问题,保证了新闻宣传等各种出版需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能够得到及时传播,为边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前提条件,在助力边区整体建设和发展的同时,为服务抗战作出了重大贡献。
记者张龙 李璐报道。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