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市长安区韦曲街道教师小区,有一位85岁的老人王述斌,他的生活看似平凡,却有着不平凡的坚守。在不足20平方米的卧室里,堆满旧家电,他戴着老花镜,手持电烙铁,专注地焊接着电路板,这一坚持就是20年。在他的工具箱里,那本泛黄笔记本上“党员为人民服务,不分岗位”的字样,既是老人的人生信条,也是他一生践行的准则。
王述斌老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在当今社会,一些党员干部在工作中渐渐忘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或是在利益面前迷失自我,或是在困难面前退缩不前。而王树斌老人,一位退休教师,一位有着55年党龄的老党员,即便离开了讲台,也依然在自己的“维修台”上发光发热。
他不图名不图利,只为帮助邻里解决生活中的难题,让旧家电重新运转,也让邻里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他用自己的双手,在一件件家电的维修中,践行着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承诺,这无疑是一堂更生动、更具感染力的党课教育。
乐于助人,不图回报是老人一生的坚守。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党员应有的担当和奉献精神。担当和奉献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平日里,王述斌老人没有豪言壮语,只是默默地为邻居们义务维修家电。当邻居的电暖器在冬天突然罢工,他放下手中的碗筷立刻帮忙修理;当中学生拿来承载着对爷爷回忆的随身听,他花3天时间耐心修复。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实实在在地解决了居民的生活困扰,温暖了大家的心。
老人的行动为党员干部树立了标杆。在新时代,党员干部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难,更需要像王述斌老人那样,勇于担当,乐于奉献,从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王述斌老人的行为也提醒着每一位党员,要保持对群众的深厚感情。他把邻居的需求放在心上,把为大家服务当作自己的快乐。党员干部来自人民,更要心系人民。只有与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倾听群众的声音,了解群众的疾苦,才能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日常工作中,党员干部不应只坐在办公室里,而应多深入基层,多与群众交流,像王述斌老人对待邻居那样,用心用情去关心群众,用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八旬老人20年义务维修家电节彰显党员初心。凡人善举,微炬成光。践行党的宗旨就要从小事做起。八旬老人王述斌20年义务修家电的事迹,是一堂生动的党课教育。它激励着每一位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担当起时代赋予的责任,用奉献和爱心书写属于党员的光辉篇章,为构建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李雪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