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瘦20斤”“一周掉秤10斤”……在一些社交平台上,素人减肥帖随处可见。记者近日调查发现,这些看似真实的“经验分享”,实为一些商家操控的营销剧本:或是用小号自导自演、伪装成素人(普通消费者)进行测评,或是雇用水军刷评营造虚假口碑,最终将消费者引入假货横行的私域交易链。(《法治日报》4月16日)
国家卫健委实施“体重管理年”行动以来,“减肥”“体重管理”“国家版减肥指南”等相关话题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这让减肥神话成为流量密码,越来越多的商家和网友挤进减肥这条赛道,“月瘦20斤”“一周掉秤10斤”等极具冲击力标题的减肥经验帖充斥各大社交平台。
然而,这些看似真实的素人减肥经验贴,其实并不完全是一些热心网友和网红无私分享,背后暗藏玄机,大多是商家精心设计操控的营销剧本,用小号冒充素人自导自演,雇佣水军刷评,让不明真相的网友信以为真。这样的减肥“经验分享”,只是一种引流手段,最终目的是导向私域交易链,推销五花八门的减肥产品,甚至是售卖假货。
显而易见,这样的“素人分享”是对大众的消费欺诈,俨然变异成为精准收割信任的新型“杀猪盘”,健康诉求异化成为商业猎物,社会危害巨大。这不仅直接给消费者造成了经济损失,浪费了大众的减肥时间,而且扰乱了减肥产品市场秩序,还存在严重的健康风险,可能对大众身体健康构成威胁。
体重管理事关全民健康的民生工程,决不允许不法商家把减肥大业当成“唐僧肉”来吃,更不能放任所谓的素人减肥经验贴变异成为新型“杀猪盘”,对有减肥意愿的普通人进行围猎。全社会都必须保持高度警惕,斩断素人减肥帖变异成为新型“杀猪盘”这根利益链条,监管部门、社交平台、社会和大众需要协同发力,合力共治,倒逼减肥经验分享回归健康科学轨道。
市场监管部门需加强监管力度,严格规范管理减肥产品宣传营销话术,加大对虚假宣传、销售假冒伪劣减肥产品等不法营销行为的查处打击力度,严惩相关商家和网络账号。
社交平台要落实主体责任,明确发布减肥相关内容账号的资质门槛,加强对减肥内容及其账号的审核,加大对涉嫌商家小号、水军账号的排查,及时下架虚假减肥经验贴和封禁不法账号。同时,畅通投诉举报通道,尤其是要方便并激励用户投诉举报引导用户进入私域交易链的账号。
卫健部门应联合科研机构、健康科普大V,并与社交平台合作,加大体重管理方面的健康科普力度,向网友推送经过权威专家认证的科学、正确、健康的减肥贴,提高大众的减肥科学认知,引导人们选择科学方式管理体重,尤其是引导重度肥胖者到减重门诊寻求医学帮助,制定适合自己的个体化减重方案。
当然,大众应当多关注权威账号、官方账号,平时多学习科学的体重管理知识,提高减肥科学素养,清醒认识到减肥是一项系统工程,而非“速成游戏”,对所谓的“掉秤神话”“瘦身神器”“网红减肥药物”要保持警惕心,谨防上当受骗,并多留一个心眼,保留好相关证据,以便维权之需。
何勇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