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潮涌动,万物竞发。2025年开年的中国经济发展图景中,一组亮眼数据折射出大国经济的韧性与活力: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攀升6.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5.6%……这些跃动的数字背后,是14亿人民在高质量发展航道上的奋力划桨,更是中国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强劲脉动。
消费市场的强劲复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比上年全年加快1.1个百分点。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成效显著,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6.9%、21.7%、19.3%、18.1%。在上海南京路步行街的家电卖场,以旧换新专区人气火爆,消费者踊跃用旧家电抵扣购买新的智能家电,这一政策不仅促进了消费,还推动了家电产业的更新换代。与此同时,服务消费热度持续攀升。春节假期8天,全国国内出游5.01亿人次,同比增长5.9%;国内出游总花费6770.02亿元,同比增长7.0%,为消费市场注入了新活力。
固定资产投资稳中有升,为经济增长筑牢根基。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4.2%,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9.1%,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6.5%。在江苏苏州,总投资上百亿元的集成电路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建成后将大幅提升当地集成电路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吸引更多相关企业集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民间投资也实现了由降转增,同比增长0.4%。各地政府积极优化营商环境,出台扶持政策,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许多民营企业加大在科技创新、绿色环保等领域的投资,为经济发展增添动力。
中国货物进出口保持增长,贸易结构持续优化。一季度,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3%,出口增长6.9%;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5.8%,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6.8%,成为外贸发展的重要支撑;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同比增长7.2%,货物进出口额占全部进出口额比重超过50%,多元化市场格局逐步形成。不仅如此,中国积极拓展新兴市场,与东盟、非洲等地区的贸易往来日益密切,有效降低了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快速升温,世界经济秩序面临挑战,国内结构转型任务仍然繁重。但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外部挑战,实现既定发展目标。中国拥有完整的产业体系、庞大的市场规模和不断提升的科技创新能力,这些都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实保障。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回望,一季度的“开门红”绝非偶然。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宏观政策加力扩围,到地方政府抓早抓实的具体行动;从科技成果加速转化的制度创新,到14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共同构成了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深层动力。我们坚信,只要始终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必定能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迈向充满希望的未来,续写中国经济发展的辉煌篇章。
作者:王冰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