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外卖小哥”,更是我们心目中的“大哥”。
3月27日凌晨四点的绵阳东津大桥,刚完成订单的外卖员刘应强,听到有人在水中挣扎的声音,脱下工服纵身跃入河中救人。经过多方努力,落水者被成功救起。可遗憾的是,刘应强却因体力不支卷入水中,生命永远定格在了黎明前的芙蓉溪。就这样,他在壮烈的“配送”中,完成人生的“最后一单”。
哪是什么“小哥”,分明是“大哥”。从同事忆起的“他是个热心肠,平时同事有需要帮忙的,只要时间允许,他都会帮忙”,到平台给出的“他平时工作很踏实,与同事相处很融洽,送单服务也受到了客户的认可”,再到刘应强最后一条朋友圈所发“今天帮老张送了五单,他腰疼得厉害”,直至“舍命救人,夜色中跳入冰冷的河水中”,点点滴滴无不映照“大哥本色”。连日来,方方面面以各种形式表达了对这位救人英雄的敬意,同时也表达了对其家人的关心关爱,传递关怀与温暖。
对于“大哥”,每个人或许都有自己的评判标准。顶天立地,是个令人肃然起敬的汉子;热肠古道,是个喜欢为他人着想的热心人;大义凛然,是个一腔正气的铁血男儿……这些叠加在一起,写满“大”字的“大哥”带给我们温暖与踏实。生活中,有“大哥”在,就能得心安;身边有“大哥”,更是一种幸福。
“大哥”总在我们身边,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者。武汉外卖员张宝剑每天背着“救命神器”AED(自动体外除颤仪)送外卖,只为在送外卖途中也能在危急关头救人一命,要知道每天携带2.5公斤的设备,相当于5瓶矿泉水的重量,这对于分秒必争的外卖小哥来说并不轻松。杭州邵逸夫医院,甘肃籍保安杨国辉发现一名昏迷患者从家属背上滑落,立即以“公主抱”方式狂奔100多米送至抢救室,全程仅2分钟,患者最终脱险。山东青岛,石老人海滩一名女子不慎落水,环卫工人王本超听到呼救后,毫不犹豫跳入冰冷海水中,成功将其救上岸,随后默默离开。江苏南通,快餐店老板吴旦辉见顾客被食物卡喉,面色发紫,立即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仅用十几秒成功施救。关键时刻,一个个“小哥”“大叔”“老板”“大爷”秒转换为“大哥”,展现“大哥”的本色担当。
对英雄最好的纪念,就是英雄辈出;对“大哥”最好的致敬,就是成为他们,做又一个“大哥”。是的,“大哥”总在身边,让这个时代更加充满爱,因为“大哥”就在身边,每一个遇到困难的人都会迎来“关键时候的帮一把”。“大哥”在,意味着不慌、不怕、不孤单,有“大哥”真是甚好。
生活的舞台亦是如此,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点燃蜡烛照亮他人者,也不会给自己带来黑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别人的“大哥”,前提是善良、有爱、勇担当,就像“外卖小哥”刘应强他们那样。
作者:李强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