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媒体 西安门户
大唐西市:丝路繁盛的见证
来源:西安网 时间:2025/04/03 09:44 阅读量:

  在唐朝都城长安,西市是一个东西方融合的“潮流街区”,有着“金市”美誉的西市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商贸中心。顶峰时西市的占地达1600 多亩,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固定商铺4 万多家。那么,这样一座长安城里的巨无霸市场有着哪些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它又带给长安哪些影响?带您一起去了解。

  随着隋唐时期丝绸之路的再次打通,长安又一次见证了这条连接东西方的大通道的兴盛。今天,漫步在大唐西市的各个角落,仍能感触到历史车轮前行留下的厚重痕迹。一件件文物无声地诉说着它们的前世今生,似乎在提醒后人往事并不如烟。

  唐代的西市是国际性的贸易中心,它在公元7世纪时已经发展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这个市场中有220个行业。大唐西市博物馆选取了西市具有代表性的行业,以物代史的方式向大家介绍西市的行业。

  顶峰时西市是一座占地达1600 多亩,4万多家固定商铺按类别分为肆、行、邸、铺、店五种形式。作为西域客商一路跋涉而来的终点,它的物资储运、商品交易流通能力无疑是高效便捷的,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西市的软硬件实力很过硬。

  西市的繁盛基于其四通八达的交通。不仅拥有陆路交通,还拥有水运交通。正如我身后的水运模型,当时从西市东北角引入一条水渠,这里看到的水渠长度为130多米。它的宽度为34米,深度为6米,因此该水渠既可以通航大船,也可以放置小船,同时还可以解决西市人民的饮水问题,它的货物也是从这里运输出去。同时我们也承担大宗贸易的货物运输,例如木材可以通过这条水渠运输。

  长安城八水环绕,西市靠近当时的永安渠,通过永安渠漕运不仅能便捷打通物流的“最后一公里”,还能尽可能的压低运输成本。那时,水从长安的终南山引下来,经今天郭杜一带的赤兰桥村一路向北流经西市,漕运的通畅奠定了西市繁荣的底气。物流、客流、现金流源源不断。

  商业的发展依靠货币的流通,因此在展现上我们可以看到唐代。300年间不同时期所流通的金属钱币,唐代历史中流通时间最久。流通范围最广的是大家熟悉的开元通宝钱,这在西市遗址可以看到。出土的铜制开元通宝是圆形方孔钱。上面的4个字是唐代书法家欧阳询所书写。中国自古以来的制币技术是青铜浇铸法,非常标准化。开元通宝在当时不仅可以作为货币手段,还可以作为长度单位。开元通宝使用长度和重量单位,例如10枚开元通宝横成一列代表当时的一尺、30厘米。10枚开元通宝的重量。两的称重正好为一两,因此我们认为中国的制币技术非常先进和标准化。

  今天,通过考古挖掘,我们能看到三种不同材质的开元通宝,它们每一种都有着自己的作用。

  我们提到的开元通宝有三种材质,金质、银质和铜质。唐代的金质钱币仅作为皇家赏赐。贵族之间游戏时使用布币,平民交易时使用铜制钱币。这是一枚收藏在博物馆的金质开元通宝钱,重约5克。银制方面,我们虽然拥有银器,但是将其作为赏赐之物,金代表它的等级更高。

  西市博物馆展出的那些金银币或许就是参加庆典的中外商人和百姓得到的祈福钱。今天,在大唐西市博物馆还能看到许多唐朝和古丝路国家的货币,这些货币在历史的长河中千流百转,无声见证着这条丝路贸易繁盛的过往。

编辑:马腾

4000000000000000

分享

网络台APP下载

西安网APP下载

   电脑版 陕ICP备09025004号
      @2000-2025西安网 版权所有

您好呀,有什么可以帮您? 期待与您互动!

机器人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