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媒体 西安门户
西安网评:从马路蹲活到微信抢单,数字平台加速重构零工就业生态
来源:西安网 时间:2025/04/02 14:20 阅读量:

  近日,微信上线“附近的工作”功能,求职者只需滑动手机屏幕,便能筛选离家3公里的工作岗位。一直以来,清晨6点的劳务市场、蹲守路边的务工者,以及雇主用大喇叭喊出当日工种与价格,是城市零工群体的鲜活写照。如今,这场“指尖上的就业革命”,不仅让灵活就业群体告别靠运气吃饭的困境,更以数字化之力重构零工经济业态,为稳就业、促民生写下生动注脚。

  传统零工市场长期受困于信息不对称,而“附近的工作”功能的出现,恰似在供需鸿沟间架起了一座桥梁。用户只需在微信内搜索“兼职”“日结”“零工”等关键词,系统便会根据用户地理位置,智能匹配短期工作机会,实现“岗位需求画像”与“劳动者技能标签”高效对接。这种“数据跑腿”模式,打破了时空限制,让生产要素实现最优配置,彰显了科技向善力量。

  其次,深层的变革在于信任机制的重塑。过去零工群体常常遭遇欠薪、欺诈等风险,如今政府审核背书与平台信用体系形成双重保障。所有岗位信息均由人社部门审核发布,让求职者可以更加放心地选择“附近的工作”。同时,平台配套“微工卡”功能,通过电子签名、人脸识别等技术,支持求职者和特约商户签订电子合同、记录考勤工时、开展保险投保。这种创新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不仅提高了零工就业的规范性,也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的保障。

  数字平台对零工生态的重构,离不开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合力。目前,“附近的工作”上线超2万个岗位、覆盖全国200余个地市,当数字平台与各地人社部门密切合作,当制度设计与技术演进同频共振,零工群体便不再是社会保障网的“边缘人”。政企协同兜住就业底线,正是共富路上一个不能掉队的微观实践。

  此外,更深远的启示也在于社会治理范式的转变。零工平台积累的用工时长、薪酬波动等海量数据,可以为政府动态调整职业技能培训方向提供精准支持;用工热力图,能够更好地指导就业驿站合理布局,确保就业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 当“数据决策”优化指导“经验施策”,公共服务便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 ,让灵活就业迈入数字化治理新时代。

  从“人找活”到“活找人”,这场就业生态的重构,既是数字经济赋能实体就业的具体实践,也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生动表达。可以说,零工群体滑动手机屏幕,划出的不仅是一道幸福轨迹,更是数字中国绘就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

  袁强

编辑:钱江

4001000000000000

分享

网络台APP下载

西安网APP下载

   电脑版 陕ICP备09025004号
      @2000-2025西安网 版权所有

您好呀,有什么可以帮您? 期待与您互动!

机器人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