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盒是唐代金银器中常见的类型,造型丰富多样,不过能够流传下来的并不多。今天将向您介绍一件珍贵的大唐遗宝——鎏金双雁纹银盒,它出土于西安何家村窖藏,体现唐代金银器高超的制作水平,也反映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鎏金双雁纹银盒小巧精美,高1.8厘米,直径4.05厘米,重39.5克。目前陈列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大唐遗宝——何家村窖藏出土文物展厅。
鎏金双雁纹银盒虽然体量小,可通体装饰有纹饰,盒盖盒底的纹饰更是繁复而精美。
银盒呈圆形,通体以鱼子纹打底,纹饰鎏金。盒盖与底部微微隆起,为子母口,盒面中部錾刻着相向而立站在莲蓬上的双雁,对衔一菱形方胜,胜下缀穗。双雁上方有阔叶折枝花。莲蓬两侧有莲叶勾卷蔓延。盒底中部为莲花与忍冬组成的四个连环石榴花结。盒侧面饰流云纹。
这件银盒盒盖上装饰的主题纹饰是双雁纹,双雁纹也寄托着人们美好的希冀。
雁在中国古代器具当中常见的纹饰,在古代,婚礼从议婚到完婚有六道程序,称为六礼。虽然各时期六礼有所不同,但雁始终是六礼中不可缺失的重要角色,它象征着婚配双方像雁一样不离不弃、忠贞不渝。这件银盒上除了双雁,还有莲叶、莲蓬等图案,它们也继承了前者的含义,将婚礼与家庭生活联系在一起,祈愿婚姻的美好开始能有同样美好的结局,寓意百年好合,多子多福。
鎏金双雁纹银盒的主题纹饰属于对鸟衔胜纹,体现着唐代对外来文化的模仿改造与自主创新。
银盒盒盖所饰的对鸟衔胜纹源于波斯萨珊金银器上的立马纹,唐人将之进行改造,形成中国人喜爱的成双配对样式,并口衔象征祥瑞的菱形“方胜”。这种创新纹样在盛唐至中唐时期盛极一时,唐诗中对此也有许多精彩描述,如“愿得化为红绶带,许教双凤一时衔”“曾见双鸾舞镜中,联飞接影对春风”等,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
唐代银盒的造型和用途多种多样,而这件银盒从样式上看,应该是唐代女性常用的化妆盒。
这件寓意美好的银盒,应是唐代围阁少妇们最为喜爱的化妆盒式样。
小巧的鎏金双雁纹银盒上雕刻着这样精美复杂的纹饰,也体现出唐代工匠精湛的制作技艺。鎏金双雁纹银盒历经千年风雨,至今依然光亮如新,纹样清晰。它见证着唐代经济社会的繁荣、诉说着唐代金银器制作水平的高超。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