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媒体 西安门户
西安网评:开年上“重器”,大国发展正蓬勃
来源:西安网 时间:2025/01/16 09:27 阅读量:

  “梦想号”忙着为即将到来的首航做着各项准备,它将深入11000米,突破入海的新深度;捷龙三号运载火箭即将执行海上发射任务,今年,中国航天将完成多个航天重大工程,标注中国的新高度;CR450动车组样车正在开展线路试验和考核,测试时速450公里,刷新中国的新速度。

  新年伊始,一大批令世人瞩目的“大国重器”正在加速推进,全面展示中国科技的“硬核”实力,助力中国经济稳健前行,彰显蓬勃向上的中国力量。这一系列成就的背后,是中国科技创新的蓬勃发展与大国底气的坚实支撑。

  2024年,中国在全球创新力排名上升至第11位,成为10年来创新力上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这一年,嫦娥六号实现人类首次月背采样,航天员乘组接连刷新出舱活动时间纪录,“中国天眼”FAST发现脉冲星超过1000颗,一项项重大科技成果加速涌现,标志着中国在深空探测、航空航天、深海探测等领域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这些大国重器不仅是中国科技进步的标志,更是大国底气的生动体现。

  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的不断深化改革,为铸造“大国重器”打造了良好的创新生态。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到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再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的出台,一系列瞄准创新的改革举措加速推出。这不仅拆除了科研创新的障碍,破除了藩篱,还为科研人员减负增效,激发了创新创造活力。例如,农业科技工作者徐爱国凭借过硬的代表性成果在分类评价中脱颖而出,正是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的成果之一。

  科技创新不仅是国家实力的象征,更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2024年,深圳到珠海的大湾区首条低空短途运输航线开通,“北斗+”技术在新疆乌鲁木齐的油田巡检和皖北平原的植保无人机中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在教育、监控、餐饮等多个领域展现出“无所不能”的潜力。这些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的不断涌现,正是由科技创新引领的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动写照。它们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为经济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

  中国的大国重器不仅在国内大放异彩,更走向世界,服务全人类。嫦娥六号月背采样的成果与多个国家共享,为全球对月球的认知与探索提供了宝贵数据。“北斗”闪耀星空,为全球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及短报文通信服务。这些大国重器不仅彰显了中国科技的自立自强,更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与贡献,它们让世界看到了一个开放、合作、共享的中国,也为中国赢得了更多国际尊重与认可。

  新年新气象,大国重器正以蓬勃向上的姿态展现中国力量。从深海到深空,从科技创新到高质量发展,从国内到国际,中国正以实际行动诠释着“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的深刻内涵。开年上“重器”,生动见证着大国发展正蓬勃。

  段宗科

编辑:钱江

4001000000000000

分享

网络台APP下载

西安网APP下载

   电脑版 陕ICP备09025004号
      @2000-2025西安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