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媒体 西安门户
西安网评:厚植人才沃土,擘画乡村全面振兴新蓝图
来源:西安网 时间:2022/11/28 09:59 阅读量: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的任务和系统工程,需要各类人才共同来书写乡村振兴这张时代答卷。要始终把建强干部队伍,涵养人才“蓄水池”放在关键位置,通过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持续推动驻村帮扶等管用举措,真正实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汇聚更大的乡村振兴力量,不断增强促进乡村振兴的底气,更好地绘就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壮美画卷。

  “土里淘金”挖人才,让乡村人才“聚”起来。古语有云“人才难得而易失,人主不可不知之。”人才易失的原因之一在于其未能获得认同感。对待人才应做到虚怀若谷、以礼相待,尊重人才的人格、能力和工作成果,唯如此才能长久地激发人才的潜力和活力。不拒众流,方为江海。其实在乡村就有很多会种田的“土专家”和懂技术的“田秀才”,他们长期扎根乡土一线,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当前,随着农业科技新成果的加快推广使用,无人植保机飞洒、高腿自走式喷灌、屏对屏“云课堂”、云端放养管理等农业应用层出不穷,不仅使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提高,也孕育出一大批“新农人”。不难看出,从“会种田”到“慧种田”,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迫切需要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我们要弥补乡村振兴人才短板,既要厚植人才成长的沃土、打造人才向往的良好生态,更要在增强乡村振兴的战斗力上用心,不断增强人才的创新创造力,让更多的懂技术的“田秀才”、有经验的“土专家”、擅经营的“农创客”在乡村施展才华、实现价值。一方面,要完善引才配套政策,实行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另一方面,要重视挖掘乡土人才,营造良好创业环境,搭建干事创业平台,激励他们在农村广阔天地大展才华、大有作为。既识才、引才,又懂才、爱才,才能以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振兴。

  “培育土墩苗”育人才,把乡村人才“用”起来。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队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证明:“越是高层次人才,越看重事业发展;越是有能力的人,越看重价值的实现。”只有把人才用好了才能体现其价值、发挥其效能,才能进一步形成重人识才的风气。要结合地方实际,积极打造事业平台,充分发挥人才引领乡村振兴的“乘数”效应。勇于压担子。全面了解人才的知识水平、思维方式、性格特征,聚焦农业产业、农村实际,精准对接人才专业特长和农村发展需求,根据人岗相适、人事相宜的原则,将乡村人才用到实处,让他们发挥实效。敢于给位子。充分发挥好人才考核“指挥棒”的正向激励作用,对在乡村振兴中唱主角、打头阵、挑大梁和实绩突出的优秀人才,大胆使用、优先提拔,真正让吃苦者吃香、实干者实惠、有为者有位。善于搭台子。着力推动资本、技术等资源流向乡村建设,用项目“引”人、以发展“吸”人,打造“人才+项目+产业”合作模式,打通人才与产业、技术、资本链接“经脉”,让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厚植沃土”的优环境,让乡村人才“香”起来。今天,乡村的“硬件”和“软件”同步升级,“环境美”“生活美”二者兼具,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正在稳步推进,一幅令人欣喜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广阔乡村,是追逐梦想、展现风采的舞台,需要各类人才大施所能、大展其才、大显身手。前进道路上,为吸引更多人才返乡入乡创新创业,既要“引凤回巢”,又要“筑巢引凤”,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发展条件,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厚植人才聚集的沃土。要因地制宜发挥当地龙头企业创业孵化作用,大力扶持乡土人才创业,支持粮油、蔬菜、果树、畜牧产业集聚发展,以人才催生产业集聚,推动产业发展产生裂变。此外,要大力提升乡村人才的地位,在强化物质激励的同时,更要重视精神激励,可通过电视、公众号、展演等形式广泛宣传优秀乡村人才先进事迹,及时总结好经验、推广好做法,营造乡村人才有尊严、受尊重的社会氛围,让乡村人才“香”起来。

  “环境优,则人才聚、事业兴。”乡村振兴需要各类人才,既要注重人才的挖掘、培养和使用,也要聚力打造适合人才发展的“一流环境”,不断引育农村实用型人才,提升现代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真正实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把乡村振兴战略更好地落到实处,擘画乡村全面振兴“新蓝图”。

  安进秋

编辑:钱江

分享

网络台APP下载

西安网APP下载

   电脑版 陕ICP备09025004号
      @2000-2022 西安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