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媒体 西安门户
西安网评:致敬田野上的“耕耘者”,凝心聚力写好乡村振兴“大文章”
来源:西安网 时间:2021/09/24 09:15 阅读量:10031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在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

  金穗卷起千层浪,希望田野丰收象。广大农民克服新冠肺炎疫情、洪涝自然灾害等困难,迎来了秋粮长势良好,丰收在望,不仅让农民看到了收获的希望,更为中国人端稳“中国粮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田野间一派丰收的好景象,让全国上下倍感欣喜,而在这黄灿灿、红火火的丰收背后,还有无数在幕后默默付出的田野“耕耘者”,致敬他们的付出,感恩他们的奉献,正是有了他们无数次在田间地头的尝试,正是有了他们无数个日夜的不眠不休,正是有了他们在科研难题上的勇于攻关,才能让农民增产增收的丰收有望,书写农业农村发展的历史性新成就。

  致敬田野上的“耕耘者”,突破了“种业”的科技攻关。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要打好农业的翻身仗,首先就需要打好种业的翻身仗,要在破解种业“卡脖子”的技术攻关上下功夫。丁颖是“中国稻作科学之父”,他早年培育的“中山一号”是世界上第一次用野生稻种与栽培稻自然杂交育种的成功尝试,在生产上应用达半个世纪。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之父”,为解决人民粮食问题作出卓越贡献。这些在“种业”上不断攻关的科技工作者,正是有了他们在田间地头的辛勤耕耘、主动攻关,才能以“种业”的突破,打造中国农业发展的新格局。

  致敬田野上的“耕耘者”,焕发了“土地”的生机活力。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土地是孕育粮食的“温床”。要不断提高粮食产量,不仅要在种子上下功夫,还需要在土地上下功夫,要让有限的土地焕发无限的活力,才能提高土地的粮食产出力。侯德榜是“中国化工业的奠基人”、“侯式制碱法”的创始人,他推动实现了“化肥自由”。李庆逵是我国著名的土壤学家,在他的指导下,农民合理种植,适当施肥,使粮食产量得到大幅提升。他们深挖土地潜力,在“养土”和“用土”上下功夫,让“土地”能够孕育出更多的粮食。

  致敬田野上的“耕耘者”,交出了“粮食”的安全答卷。筑牢“大国粮仓”,坚守国家粮食安全底线,离不开这些田野上的“耕耘者”。卢良恕是小麦育种与栽培学家,被称为“14亿国人食物结构的总设计师”,他主持选育的“华东6号”,在长江中下游大面积推广,增产显著。还有“半矮杆水稻之父”黄耀祥、小麦育种专家程顺和、“海水稻之父”陈日胜、“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李登海,他们在中国粮食增产增收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14亿人民群众吃饱饭交出了优异的“粮食答卷”。

  充满希望的田野,离不开那些带给我们希望的奋斗者、耕耘者。在享受丰收喜悦的时候,我们不能忘记那些默默付出的幕后英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已经绘就,要让梦想照进现实,就需要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和广大农民齐心协力,用勤劳和智慧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贯彻落实,绘就美好生活新图景。

  作者:婧蓝

编辑:钱江

分享

网络台APP下载

西安网APP下载

   电脑版 陕ICP备09025004号
      @2000-2021 西安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