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媒体 西安门户
做一个“狗不理”的乡镇干部
来源:西安网 时间:2021/04/08 10:04

  有人说,评价一个乡镇干部合格不合格、称职不称职,只要看看干部进村狗叫不叫就知道了。这个说法,虽然不敢说百分之百准确,但话糙理不糙,形象又贴切,这还是值得乡镇干部深思的。

  乡镇干部要服务好群众,必须身入群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乡镇干部要了解掌握群众最急、最盼、最想的事,以便精准施策,服务好群众,整天坐在办公室,坐等群众上门服务肯定是不行的。这需要他们走出机关大院,走出办公室,走村入户,身入群众。干部三天两头往农村跑,进农家、知农事、解民忧,不但群众和他们越来越亲热了,就连他们喂养的狗也和乡镇干部逐渐熟悉起来,不再对他们狂吠了。

  乡镇干部要服务好群众,必须心入群众。“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繁杂,除了要用心、细心,更是要贴心。乡镇干部身入群众而不心入群众,同样难以真正服务好群众,让群众满意。因此,广大乡镇干部一定要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地为群众排忧解难,真正把群众的实事办实、好事办好,实实在在为群众谋利益。这样的乡镇干部,才能真正打通服务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服务好群众。

  乡镇干部要服务好群众,必须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是党的干部保持同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干部作风的具体表现。乡镇干部处在服务群众的第一线,理应多一些进村入户,深入群众。他们既要走进农家, 敲敲米缸、看看粮仓;也要和农村群众同坐小板凳,同喝大碗茶,大家一起敞开心扉,把问题聊透,把发展的思路扯清,这对农村群众鼓足干劲,靠双手、靠智慧奔小康大有帮助。

  树木接地气,则枝繁叶茂;花草接地气,则争相吐艳。群众就是干部的“地气”,就是力量之源,只有扎根群众当中,才能汲取能量和营养。一个乡镇干部,如果长期坚持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风里来、雨里去,走村串户,他自然就是一个“狗不理”的好干部,这样的干部,基层农村群众特别喜欢。

  作者:江文

编辑:钱江

分享

网络台APP下载

西安网APP下载

   电脑版 陕ICP备09025004号
      @2000-2021 西安网 版权所有